范瑞华


    在美术的范畴内,抽象是美的也是丑的。抽象的表现是最简单省力的,也是最复杂费力的。从理论上讲,抽象体现出的是人为的主观意识,因此抽象画最好画,只要会拿笔,只要画得怪,都可以称之为抽象画。其实抽象画也最难画,因为它太美,不具备一定的艺术才华不可能画得出来,所以抽象画的美丑,就是在美与丑之间形成。
     现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相当数量的人热中于抽象艺术,看似艺术繁荣,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在这诸多的主张抽象的画家中,有才气的画家视抽象艺术为最美但又最难画,其中包含的艺术内涵太丰富,难以表现得有“理”有“术”。毫无才气的并带有投机心态的庸才视抽象为快捷方式,只要敢于挥洒、随意分解、切割组合进行构图即是抽象。所以造成了“抽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北京的大白菜,既能上国宴,又能救穷人。
     抽象是美的艺术,因为无论夸张、变形、分解,这一切都是经过了画家的认真思考与斟酌,每一笔都包含着画家抽象思维产生出的意识,表现了画家的学识、功力与才气。
     抽象是美的艺术,因为丑中能体会到美,其中包括有艺术美、人性美、形象美、内在美,这种美超越了人的精神,是幽默中见美,大喜大悲中见美,这种美有苦有甜、五味具全。
     然而,当今的一些所谓的“抽象派”艺术家面对抽象问题的认识十分天真片面,以为抽象就是丑极,本来是正的一定要或画或写成歪的;本来是直的一定要画得、写得或做得弯弯曲曲;本来长得很美的人,一定要表现得十分丑陋、怪诞,面对某些所谓抽象作品,甚至连作者本人也说不清楚是在表现什么?好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什么风格?这种所谓的抽象,不如说是走向丑的极端,使人感受到的就是一堆无用的垃圾。这种所谓的抽象表现,如果不存在某种喻意,只能归为一种心理病态的反映。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美术是美的艺术,美术离开了美就谈不上是艺术。抽象是绘画的一种形式,同样也是表现美的一种形式,抽象是美的艺术,必然也存在着其内在变化的特性与规则。画家如果毫无理智地放弃这种原则,所谓的抽象也只能成为空谈,无论对其冠以什么样的“现代”包装也无济于事。
     绘画艺术震撼人心,具有艺术灵魂,其根本原因在于她能够与人的心灵沟通。抽象绘画艺术的表现如果缺少深邃的艺术内涵,则无法与观者心灵进行对话,也就失去了抽象绘画的意义。那种只在单纯玩弄线条、几何图形或色彩关系的所谓抽象,若以图案而论当无可非议,若以绘画艺术而论,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作为抽象绘画艺术的表现,不等于毫无法度的任意丑化,真正美的抽象是超越了原始人的意识,体现出的是当代人的智慧与人性的升华,是人超常思维的展现。抽象与变形、丑与怪,如果失去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赞美与揭露的艺术内涵,就失去了艺术的灵魂,也就只能成为一堆毫无意义的垃圾。
     以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绝对的,然而却存在着一个极限,超越了这个极限,就会产生物极必反的结果。这个结果也许是好也许是不好,其决定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这就反映出了好变坏,坏变好的辩证关系。所谓抽象,同样也存在着这个规律,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得不清楚,就意味着美术发展的倒退。
     抽象美与丑之间存在着“质”的内在联系,如果失去这种内在联系,美与丑将都不会存在。如:梅花的样子虽然平平,却不惧严寒,在初春乍寒时节发出诱人的芳香,所以人们喜爱梅花赞美梅花;又如:妲己美若天仙却心如毒蝎,祸国殃民,千百年来遭世人唾弃,这完全可以体现出美与丑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艺术同样存在这个道理,作为绘画语言,无论是抽象形式还是具象形式,都是画家感情的流露,是灵魂的显现,是人性美的象征。美的抽象给人带来的是艺术享受,是情感的交流,是一本回味无穷的书。那些“无意识”的抽象,给人带来的则是厌恶与乏味,毫无价值。
     目前西方抽象艺术的发展,完全符合了弗罗伊德的“无意识”,以及克莱夫·贝尔提出的崇尚“回归原始”的思想。这种理论的出现,证明了西方实证理论的局限,并给西方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由此而影响了西方画家的艺术思想,造成了西方画家艺术思维的紊乱与逆反,使其艺术心理发生了偏执、扭曲与“倒错”,从理智、理性走向无理智、无意识的心态。这是由于当前西方艺术界出现的理论匮乏带来的后果,使许多西方画家在毫无正确理论支持的情况下走向毫无法度的荒诞。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一些画评人,不但看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反而随声附和,这就更加混淆了美与丑的本质,导致更多的所谓“抽象艺术”的垃圾污染着人的精神与视觉,使人感到所谓西方抽象艺术就是一种精神病态的狂燥,或是一种“心理倒错”的自我发泄。如果抽象艺术真的变成了胡涂乱抹的东西,那么绘画艺术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西方绝对化的“抽象思维”对近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极端的负面影响,好象近代中国画只有画得越丑越怪才越现代,这是一种十足的错误认识。西方以绝对抽象思维产生的绝对抽象艺术,是与西方文化有着直接关系的。事实上西方在所谓的抽象艺术中产生的许多不尽人意的现状,是由于西方艺术家受到实证理论的局限,在失去理论的支柱之后,不自觉地走向了抽象的极端。抽象画家毕加索就是个例子,他所走的抽象绘画之路,完全是出于无奈之举。
     当前在中国画界也出现了许多步西方抽象后尘的现象,从而使中国画发展脱离了中国画发展的轨道,也迈向了西方的无度与怪诞。以中国太极整体思维而论,效仿西方绝对抽象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完全违反了中国画艺术表现的原则,同时也违背了中国画的发展规律及其文化背景。在中国的哲学观中并不是不存在抽象意识,但是与西方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抽象意识不是绝对的,而是在辩证思维中形成的理念。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美与丑、具象与抽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美中有丑,丑中有美;具象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具象。以抽象的美与丑而论,美与丑之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真正的美与丑是内外统一的,因此无论美与丑都存在着一个“理”字,失去这个“理”字即失去了文化内涵。那些只为丑而丑,为抽象而抽象的谬论,如果真有其“理”,也可成立,如果连其“理”都无从谈起,这种丑或“抽象”只能称之谓“无理之丑”或“垃圾抽象”,根本算不上是艺术。
     抽象美来自于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对事物的一种超常的精神追求与感受,画家离开了这个“理”,一切所谓的抽象都是缺乏理智的造作。具有艺术美之内涵的抽象艺术,体现出的是画家、艺术家的才华与智慧,老子曰:“大道至简至易”,然而在这一简一易中还蕴涵着一个“深”字,谁能将这个“深”字参透,谁就将是当之无愧的抽象艺术大师。